在广州市直机关中有一个默默奉献的集体,疫情期间,千方百计保障民生物资供应,守护全市人民的“米袋子”;疫情结束,想方设法丰富消费市场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个集体就是广州市商务局商贸服务业处,该处牵头承办全市封控管控区生活物资保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促消费稳增长、时尚产业能级提升、老字号创新发展等系列全市性、应急性、民生性大项工作,长时间在有疫情保供应稳民生和无疫情促消费稳增长两个“工作模式”中无缝衔接、快速切换。疫情期间,全年365天在岗调度,每周7天在位服务,努力践行着“服务人民”“服务企业”“服务社会”职责,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情怀。
守卫群众生活必需品“生命线”
(资料图)
三年疫情,商贸服务业处作为全市生活必需品物资保障组牵头单位,在局党组正确领导下,与兄弟部门和处室密切协同,统筹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全处同志在杨淑怡处长带领下,视“疫情保供如同抢险救火”,闻令而动、争分夺秒、科学统筹、排除万难,全力守护好2000多万市民的“生命线”。
2020年,疫情初起,市商务局内部成立由商贸服务业处牵头的物资保障组,统筹全市商贸企业、商务战线的防控物资供应保障工作。两个月内累计为企业保障200多万个口罩、4千余支测温枪、消毒水1300多瓶,在疫情突发的最初阶段最紧要关头为广大商贸企业做好自身防护、保证正常营业、维护社会正常运转提供了支撑。华润万家何女士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公司在广州有150家门店,疫情来了老百姓吃饭不能断,我们作为保供单位不能关门,多亏市商务局及时给我们协调提供了防疫物资,让我们各门店得以正常营业,满足了门店周边居民生活物资采购需要”。
2021年,常态化深入一线调研摸查,深入分析社区在封控、管控状态下群众生活必需品保障特点、关键节点。经过反复探索实践,建立起一个快速反应的应急响应机制,创设了一套“1+3+3+N”应急供应保障模式(即一个街道对应1个国企,一个街道启用3台以上流动供应车,一个街道开设3个以上临时供应点、N个社会销售平台参与),形成了一组市区联动处置突发情况的配套举措。全国首创为186家超市卖场、便利店、物流配送企业出具《保障群众生活必需企业证明》。
2022年,海珠区实施全域强化管控措施,面对广州三年来实施的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一次区域管控,市商务局派出5名局处领导火速进驻一线、靠前指挥,每天深入康鹭、大塘、龙潭、后滘、逸景叠彩、赤沙等片区调研指导物资保障工作。累计组织供应八大类群众生活必需品超过19000吨,组织发放政府生活物资包147.6万份,向全市商贸企业和行业协会募集末端配送载具超过200台。谈起疫情,家住海珠区的刘女士表示:“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三年疫情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广州的生活物资从来没有断过货,学校的学生生活也未受到大的影响!”
当好行业企业“服务员”
商贸服务业处努力当好“服务员”,积极走访批发零售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行业企业意见建议,认真受理企业诉求,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
在2022年“408”“427”本土疫情后,面对企业生存困难,市民消费意愿减弱,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情况,率先吹响集结号,密集推出系列促消费措施,率先发放“1亿元政府消费券”,在全市范围形成“千家企业、万场活动、亿元优惠”消费浪潮,起到了恢复客流、激活市场的效果,达到了拉动消费、提振经济的目的。广物汽贸缪经理表示:“活动期间,通过政府消费券扭转了销量下跌的态势”。
为最大程度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对2019年至2021年首次新增入库批发业企业按照每家5万元标准进行鼓励,已兑现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新增限额以上奖励6195家企业,奖励资金超3亿元。针对对老旧汽车提前报废或置换购买新车的个人或单位按每台车3000元-23000元标准,2021年全年发放补助1.58亿元,圆满完成老旧汽车更新换代惠民利企政策,有效促进汽车生产和消费,推动汽车产业提质升级,汽车产销规模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四次举办融资对接活动,组织批发零售企业、商业银行和从事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国有企业参加对接活动,搭建银企、金企对接平台,助企纾困发展,300余家批发零售企业参与并受益。
针对商贸企业呼吁加强政府对消防审核验收、外摆促销申请、促销活动审批等方面支持力度,继续发放消费券的诉求,2023年4月,广州市商务局牵头制定《广州市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若干措施》,提出12个领域38条措施,从硬件、软件、消费支持等多维度全面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力。
推动经济发展“排头兵”
商贸服务业处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系统谋划、扎实调研、积极申请,推动广州于2021年7月与其他4个直辖市并列,成功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广州争取了一块招商引资、推动消费升级的金字招牌。
两年来,牵头制定《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方案任务清单》《工作要点》等文件,将培育建设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出台全国首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科学谋划城市商业空间发展和布局。探索形成超150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理论成果、政策成果,消费资源加速集聚,消费市场更加活跃,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建立起“产业”“流量”“服务”三大广州特色消费体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继2021年社零总额和外贸总额双破万亿大关后,2022年社零总额达10298.15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为五大培育建设城市之首。
消费空间更加丰富,万象城、SKP、太古里等地标性商业综合体落户广州,既有像天河路商圈这样高大上的世界级消费功能核心承载区,也有北京路、永庆坊等彰显岭南特色的传统商业步行街,还有全覆盖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消费层次更加多元,市民足不出市既能买到国际时尚潮货,也能买到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老字号国潮新品。
消费环境更加智能,推进传统百货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升级,培育多元消费模式。推出虚拟试衣,虚拟试妆,3D、5D观影等智慧体验,推广数字人民币、自助结算、智能导购、智慧停车等智慧服务,满足消费群体个性化需求。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智慧商店”,3家商企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店,创建数量居全省第一。商贸服务业处,正在积极会同各单位,勇当服务经济发展“排头兵”,努力打造人民群众向往的国际消费中心大都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