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讯2022 年,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重点任务,积极应对“一疫三灾”严峻挑战,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出了一张厚重提气的成绩单:
从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暨突出问题整改动员部署会议上获悉,在 2022 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年度考核中,永州市被评价为“好”,顺利实现进位争先目标。江华瑶族自治县、宁远县、新田县、祁阳市、零陵区、东安县、道县、金洞管理区等 8 个县市区评价为“好”,其余 6 个县区 (管理区、经开区) 评价为“较好”,评价为“好”等次的数量居各市州之首。
(资料图片)
扛牢政治责任,高位推进获多项殊荣
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有效衔接工作,先后召开 2 次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4 次现场推进会和问题集中排查整改、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等重点工作专题调度会,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实、任务落实。
保持投入不减、标准不降,市本级财政安排配套资金 3950 万元,县级财政累计配套投入 2.17 亿元、增长 2.7%,建立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涉农贷款余额 1185.67 亿元,新增136.56亿元,同比增长14.9%;新增小额信贷6.04亿元,完成省定目标的117.5%。全市共选派1132支工作队、3177名工作队员,驻村工作队覆盖面达35%,具有乡镇、农村工作经历的工作队员占比65%,培训基层干部5.7 万余人次,实现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全覆盖。
2022年,永州市斩获多项殊荣: 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市州、全省消费帮扶先进集体,乡村振兴月例会制度被省委改革办《改革简报》推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零陵区、回龙坪管理区分别荣获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蓝山县荣获全国清洁行动先进县,东安县反映移风易俗的说唱节目《有我》入选全国第三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宁远县代表全省接受国家巩固脱贫成果第三方评估,得到了评估组的肯定和认可。
巩固脱贫成果,守牢防返贫底线
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396户13964人,累计识别纳入16728 户43162人。落实结对帮扶 (联系 ) 责任稳定消除风险8493户 21455人、消除率49.7%,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全部落实结对帮扶责任。巩固提升 “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返贫致贫风险实现动态清零。
强化产业就业,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全市中央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的占比达到 67.6%,超过省定 55%要求 12.6 个百分点。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均落实了产业帮扶主体。脱贫人口务工 29.86万人,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发展就业帮扶车间 1026 家、吸纳就业 11224 人,比上年增加 54 家、362 人;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14789 人,比上年增加 336 人。2022 年,我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 15871.63 元,比 2021 年净增 2033.07 元,比全国高 1529.63 元,比全省高 373.93 元,排全省 7 个二类市州第二位;收入增幅达到 14.7%,高于全国 0.4%、全省 0.3%。
突出问题导向,较真碰硬抓整改
把问题排查整改贯穿全年,坚持问题排查不止步、问题整改不停顿,以中央、省考核评估反馈问题为主线,扎实开展“三大集中排查行动”,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大起底”,全市共排查发现问题 9003个。压实 24 个主要市直行业部门的整改责任和 14 个县市区主体责任,实行台账清单管理和动态销号管理,拉条挂账、逐一销号,推动问题彻底改、改彻底。建立市级领导联县督市直部门蹲点督、纪委监委专项督的督导机制,从主要市直部门抽调班子成员或处级干部任组长、业务骨干为组员,组成 9 个督导组,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从 6 月 7日开始至 7 月20 日,分县市区蹲点督导问题排查整改。从 10 月份开始,集中一个月时间,结合问题集中排查整改“回头看”,开展问题清零行动,全市排查发现的问题实现清零销号,整改成效持续巩固。
聚焦特色优势,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突出种“好田”、播“良种”育“能手”,全市粮食播栽面积 742.28 万亩、产量 300.5 万吨,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排全省第 3 位、第 4 位。立足资源特色,大力发展蔬菜、生猪、油茶三个特色优势产业,全市出口蔬菜货值 80 亿元、占全省 96%,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数量居全省首位,建设蔬菜基地自律检测室123 个。出栏、存栏、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外销数量四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一,全年销往大湾区生猪近 100 万头,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市油茶总面积居全省第 2 位,茶油年加工能力位居全省第一。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和“消薄攻坚”行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 5 万元以上。
持续整治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厕治污一体推进,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坚持“小事大办”做“加法”扎实开展问题厕所摸排整改,不能用、不会用、不好用等问题逐一整改销号,高质量完成新改 (建) 农村户厕 25541 户完成年度任务的 103.82%。我市在全省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新田县改厕工作在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冷水滩区麦子园村在全国农村改厕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全市新建垃圾中转站 6 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 100%,所有行政村公共区域保洁制度、文明户(卫生户) 评比实现全覆盖。
创新抓手载体,乡村善治水平明显提升
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百示范·连村联创” 行动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70 个,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月例会制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9.8 万余个,乡村振兴领域信访量同比下降69.2%。大力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农村陈规陋习,大操大办现象同比下降 60%以上。全市行政村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