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粮王”的种粮赓续
又是一年麦收季。
“那个开收割机的师傅!请过来!是这块地。”78岁的老“粮王”刘文豹声音仍然洪亮。5月25日早上6点钟刚过,他便早早起床“监工”,指挥着农机到要抢收的地块作业。
今年,刘文豹一家共流转了2000亩土地,分别分布在湖北省枣阳市兴隆镇的陈楼村、贺湾村、中楼村,还有王城镇的董楼村,小麦种了1200多亩。“我们得赶在下雨之前把最后的200多亩小麦全部收完。”刘文豹的大儿子刘斌说。
【资料图】
秋叶落归根,老“粮王”回乡
刘文豹是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的农民,也是20世纪八十年代涉足规模经营最早的一批人。1989年,他曾被评为“全国百名售粮模范”,“一代粮王”的美称自此传开。在40多年的时间里,刘文豹先后在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鱼梁洲以及宁夏银川黄河边开荒种地2万多亩,产粮4000多万斤,植树100多万株。
2021年,在宁夏呆了20多年后,刘文豹一家回到襄阳市,又开始承包起土地,从头种粮。
刘文豹从种地伊始,就一直坚持规模经营的理念。理念先进,设备也要跟得上。现在,刘文豹家里有两台收割机,同时还根据收粮进度租用了3台农机。在临近下雨的抢收日里,一辆能装6-7吨小麦的货车一天能来回十二三趟,“一整天下来,大约能收200多亩地,将近70吨小麦。”刘文豹告诉记者。
刘文豹年纪大了,很多农活已经不能亲自上手,更多时候担任的是“指挥”角色。刘文豹笑呵呵地说:“平时就在地里转转,看看庄稼的情况,该打药的打药,该施肥的施肥,农忙了就指挥指挥农机,主要还是靠两个孩子干。”
“在种粮这件事上,他是一个很有韧性的人,归根结底还是对土地有感情。”刘斌这样评价父亲。一辈子只有种粮食这一件事情,但面对别人的称赞,刘文豹却谦虚无比。
赓续种粮初心,“新粮王”在路上
刘杰是刘文豹的小儿子。记者第一次见到刘杰的时候,他刚从麦场回来,身上、头发上还有收麦时被粉碎的秸秆碎屑,和收麦工人们一起,大口吃面。刘杰的上一顿饭,已经是12个小时前。“他们忙得根本没时间吃。”刘文豹说。
记者遇到刘斌是在深夜的王城镇的宝萤烘干场。刘斌从车里出来,准备驻扎在这里,给自家小麦烘干“排队”,盯着小麦的烘干进度。“现在正好是农忙时节,最近几天下雨缺乏晾晒条件,不及时烘干就会发生霉变,影响卖价。现在,我们已经烘干80多吨了,还剩200多吨。”
刘斌告诉记者,今年大约能收300吨小麦。目前干粮的市场价在1.2元/斤左右,看卖价比去年低,刘斌和刘杰商量好先把粮食全部烘干了,放在仓库里储存一段时间后再出售。
科技在发展,整个农业的种植模式也在改变。“现在种田都是全程机械化,不适应全机械化的种植模式,种粮没有收益。”谈及与老一辈种田有何不同,刘斌说:“现在肯定是要比以前更省工省力了,而且受天气因素影响也变小了。全程机械化就要求作物种植的面积更大、更集约。”
被问及是否会在种粮这件事上与父亲有分歧,刘斌坦言,“分歧也有,但很小,因为十几年都在一起种地,经营理念比较一致,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把地种好,产出更多的粮食。”
刘斌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本科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在刘家人看来,种植规模一步步扩大,这位大学生的功劳可少不了,“因为我学的是农学专业嘛,别的不说,至少在买种子买农药的时候,别人骗不了我。而且以前的同学从事农业的很多,可以方便对接销售渠道,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刘斌说。
小麦收完了,“夏忙”工作只完成一半。接下来,刘斌一家又要紧锣密鼓地进入到夏种环节。“水稻300亩、高粱600亩,玉米再种300多亩。”刘斌掰着指头细数作物的种植面积。
未来,刘斌还想进一步扩大规模。但是在目前承包的土地里,有一些水源条件不好、受自然、受天气影响比较大的地块,每年收成表现都欠佳,“今年我们想调整一下土地,可能会放弃一部分,然后寻找水利条件好一点、抗自然风险比较高的地块来种,地块更集中,更适合机械化作业。”农机租用价格高,烘干小麦还得等别人的进度,面对种植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刘斌还想再添置两台无人机,购入一座烘干塔,从种到收,将坏天气等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牢牢掌握种粮的主动权。
要面积,还要好农机、好技术。接过父亲手上的种粮事业,这位“新粮王”走一步回看一步,不断积累着属于他的种植经验,继续谱写种粮传奇。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何红卫 见习记者 祁倩倩
监制:王岩 编辑:暴佳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