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眼里,城市形象馆高端现代,是金坛城市客厅,虽然免费开放,但一般不会常进常出。金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融合城市客厅与图书馆等市民公共服务平台,让我们社会组织也找到了真正的娘家。”在今年的金坛区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行动日现场,被授予“善金美”志愿服务联盟成员单位的茅驴志愿者协会会长陈月兰如是说。据了解,近年来,金坛突破“壁垒思维”,以统筹资源、丰富内涵、提升效能为着力点,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构筑充满活力的文明实践圈和贴近群众的志愿服务圈,促进文明生根、实践成风。
△金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
立足互融共享激发“存量”活力
(相关资料图)
榜样是无声的哲理,模范是有形的力量。陪孩子来图书馆阅读的周女士却情不自禁地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好人馆”驻足。“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真善美,传播了正能量。他们的事迹让我感动,我也想像他们一样发光发热,做新时代的文明人。”周女士说。
把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的“打卡地”是金坛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为形成“资源集聚融合”的倍增效应,金坛区通过整合区城市客厅、图书馆、民防馆、市民广场等主要阵地,激活理论宣讲、群众教育、文体活动、科技科普、卫生健康等服务平台,实现场地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供需渠道畅通,真正将实践中心打造为别具一格的市民文明实践综合体。“在运营管理模式上,实践中心打破界限整合,实行和图书馆、城市客厅一体化运营。”金坛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珊表示,整合融合的方式解决了由谁来运营的问题,真正打通了文明实践供需对接渠道。
打太极、跳广场舞、抖空竹……位于老城区中心区域的华罗庚公园,几乎成了很多人风雨不改的“打卡地”。怎么把文明实践真正送到群众身边?西城街道发挥国有闲置资产利用率最大化,毗邻华罗庚公园,选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明实践所就在公园门口,可以和老伙伴们一起学习、运动、交流,太方便了。我经常来打乒乓球,打完球还可以听听读书会,在这里还能了解到政府最新的政策。”居民李永刚说,他深刻体会到文明不是虚无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类实践活动正不断改变着周边居民的精神生活,西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经成为群众看书、打乒乓球、吹拉弹唱的“网红点”。
“要让每一位居民都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并且能够感受到文明的温度。”华胜社区书记王月平对文明实践工作有着自己理解。为了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贴心服务,华胜社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将便民服务大厅、社区活动广场、社区德法文化广场、街区打造成家门口的“文明实践点”,把实践活动第一时间输送到市民身边。尽管居民住的是拆迁安置小区,但是每月的文明实践活动却缤纷多彩。
立足集约共建释放“服务”动能
拥有3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的金坛,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成立陆旭东志愿服务队,广泛动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艺草根等组成公信度高、带动力强、影响面广的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和道德宣讲队。建队一年来,陆旭东志愿服务队以护学岗为文明实践阵地,先后吸纳学生家长志愿者上百人参加护学行动、文明劝导和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陆旭东说,“我希望,学生进校门的两三分钟能成为文明交通的第一堂课,让文明在潜移默化中传递。”
“小红妈理论巴士”打破“课堂”界限,将理论宣讲“开”进社区、农村、企业,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理论宣讲变成精彩故事,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还想听。“茅山红”理论宣讲队把舞台变成讲台,将党的政策用快板、歌曲、三句半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唱出来、舞出来,使宣讲“动”起来、“鲜”起来、“活”起来。依托“良言常语”理论宣讲平台,金坛形成20支200余人集领导干部、专家教授、劳模工匠、道德模范、百姓名嘴的“专+兼+精”理论宣讲队。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与“我们的节日”、清洁家园、移风易俗、扶老助残等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构建宣讲带动、文明实践、共建共享的文明实践路径,把理论宣讲的平台延伸到各村社区,使新思想、新文化、新民风深入人心。
△2023年2月4日,金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闹元宵 送祝福”主题活动
目前,金坛区逐步健全区级“1822”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即成立1支区志愿服务总队,8支区级常备志愿服务支队、22支区级特色志愿服务队,金坛区委书记陆秋明担任区志愿服务总队队长,统筹指挥全区志愿服务工作。依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带动8支区级常备志愿服务支队,建强8+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各类专业志愿服务队22支,文明城市创建“街巷管家”和“金农先锋”“蓝盾卫士”“融媒在线”等特色志愿服务队全年为基层群众提供“个性化”“点单式”志愿服务数千余次,逐步推动全区建成数量充足、构成多元、扎根乡土、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57家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共建,组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文明实践内涵,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家门口”的服务。
立足全域共促挖掘“多元”价值
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金坛区构建形成“1+9+123”中心—所—站三级贯通、密切联动、覆盖全区的组织网络,努力建设整体融合度好、群众覆盖面广、实践载体多元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圈。
△2023年3月7日,金坛区西城街道花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小小交警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没想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积分,积分还能换礼品,大伙一起搞搞活动还是蛮开心的。”志愿者小姚说,只要在“文明常在”网络云平台上注册志愿者,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的积分就能兑换礼品。金坛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网络云平台、手机屏、电脑屏、数字电视屏等“一云三屏”互联互通的作用,实现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晒单“五单”闭环运行,推动文明实践活动一体化调度、志愿服务菜单化运行、活动内容互通共享。今年,金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出台“益+积分金•礼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分礼遇办法,用“奖品”激发“动力”,用“积分”兑换“文明”。积分礼遇办法推出后短短一个月,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就达800场,服务时长超10000小时。
金坛深耕“金善金美”文明实践品牌,围绕“五大平台”,分别打造“良言常语”“坛有优学”“惠心慧行”“知数达理”“医路有我”等服务品牌,真正让宣讲活起来、让典型树起来、让文化乐起来、让风尚新起来。积极打造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品牌服务项目,培育了“税妈妈关爱”“理论巴士进基层”“‘心随所愿’微心愿圆梦”“‘冬暖夏凉’关爱行动”“金沙福袋送福到家”等优质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其中“税妈妈关爱”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立足“一站一品”,连续两年征集服务社会发展、体现新时代文明实践要求、贴近普通市民需求的各类志愿服务项目166项。举办“金善金美”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创投大赛,通过强化项目策划、发布、认领、审核、实施、资金扶持、验收评估等全流程管理,打造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做到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有效推进了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打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城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通讯员许耀现代快报+记者宋体佳
(通讯员供图)
标签: